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垄断一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另一个效果倒是马上显现了:与纺织行会的合作的速度加快了。

    最终他们共同签了一个协议,组成攻守同盟,介于卡特尔和辛迪加(不,并不是碟中谍系列里的那个大反派)之间。原料和生产各自进行,但产品必须以统一的价格,由同盟办事处统一同特许公司谈判,使用统一的销售渠道。在后世有些国家,这就是妥妥的非法组织——违反反垄断法。

    鲁昂的霍尔克先生也是缔约一员——他是最早同意郎巴尔关于合作开发海外市场提议的工厂主。郎巴尔请他做主席,不过因为朝廷职务在身,基本只是挂名,实际权力还是在身为副主席的萨弗里手上——或者说是郎巴尔手上。

    “特许公司方面有问题吗?需不需要帮忙?”虽然玛丽不好直接出面,但跟王储说一声,还是能行不少方便。

    郎巴尔摇头:“我继承的遗产里,原本就有一部分是特许公司的股份。我在美国还有种植园呢……虽然我从来没见过,也没管过。都是直接在那边分包出去。”

    “美国……”玛丽沉吟。

    “波士顿倾茶事件我记得就在年底了吧?”

    “你的手稿也是这么写的,除非你记错了。”玛丽笑道。

    “你准备怎么办?”

    好友的问题让玛丽眼底闪过一片阴影,到底还是笑了笑:“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事,还能怎么办呢?我也不可能伸手到英国议会,阻止他们派兵啊。”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正如虎门销烟是为了抵制英国倾销鸦片一样,倾茶也是为了抵制英国倾销茶叶——两者的罪魁祸首,还都是东印度公司。

    17世纪,欧洲人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从茶叶贸易成为大宗生意,各国的特许经营公司为此明争暗斗。为了与别国竞争,英国规定,其殖民地只能从英国进口茶叶——即中国的茶叶先进口到英国,再由分销商从英国转销到各个殖民地。

    但是英国政府对进口茶叶征收25%的高额税款;与此同时,荷兰政府却不收茶叶税,从荷兰走私的茶叶更加便宜,于是无论在英国国内还是殖民地,荷兰私茶大量泛滥;据信,只在英国境内,东印度公司因私茶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40万英镑。

    1769年,为了抑制私茶,英国议会通过新法案,降低国内茶叶消费税,并对转出口的茶叶退税25%。为了弥补损失,又通过唐森德法案,向殖民地直接征收各种税款,其中就包括茶叶税。法案引起殖民地强烈反弹,但英国方面无动于衷。

    1773年,经过系列运作,新的法案通过,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对北美销售茶叶。这意味着东印度公司可以以零税率在北美贩售,而原本从英国合法进口茶叶的殖民地分销商承担赋税则不变。歧视性税率,加上可能的灾难性后果——因为价格奇低,东印度公司茶叶售价甚至低于私茶,能够轻易抢占市场、垄断北美茶叶交易——北美的抗议声浪越发高涨,原本就充满火药味的英美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同年12月份,波士顿当地约60人组织起来,趁夜潜入抵达港口不久的四艘东印度公司大型商船,将船上所有还没卸货的茶叶全部倒入海中。英国政府视之为反叛行为,通过决议,往新大陆派兵。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冲突已白热化。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响起,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原本英国后宫起火,法国应该是隔岸观火,渔翁得利才是;顶多暗中、小心地帮助一下美国人民,让英国多头痛一段时间。谁想到法国入戏太深,虽然没跟英国正面杠上,却几乎是半个身子站到舞台上了;给美国送将送兵不说,各种物资武器的援助也没落下。原本法国国库就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这下更是债台高筑。

    说到底,也和小路易本人性格有关。他援助美国,未必不想给英国下绊子,但也是真心地被拉法耶特和罗尚博说动,而同情美国人民的。

    “王储最近和我聊了许多事。他提到他过世的父亲。你相信吗,他父亲给他读过《爱弥儿》,还曾经把他带到工人郊区去,让他看平民的生活。他自己读过伏尔泰的书,觉得棒极了。有好几次,他都想求路易十五接伏尔泰回国,但从不敢开口。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他到底知不知道谁是他的敌人——”

    郎巴尔不说话,一双漂亮眼睛盯着玛丽,眨啊眨的,明晃晃地写着几个字:有八卦。

    玛丽噗嗤一笑:“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想的哪样?”

    “总之,不是。我跟他差十好几岁,明白吧?”

    郎巴尔笑吟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