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真万确!”李太后大力地拍着朱常洛的肩膀,将他推向武清伯,“还是武清伯来报的喜信呢。”

    朱常洛转忧为喜,走到武清伯的身边,朝他拱手行了一个大礼,“有劳武清伯。”

    武清伯赶忙站起来,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说着不敢,却还是受着朱常洛的礼,并不避让。

    李太后笑道:“这下可高兴了吧?先前你一直不开颜,可叫皇祖母担心了。近些日子,竟连慈宁宫都不曾来了。”

    朱常洛咳嗽了几声,“这几日不敢来,也是因风寒之故,不愿将病气过了给皇祖母。”

    李太后眉头一挑,“是不是坤宁宫的宫人们没把你给伺候好?怠慢你了?冷落你了?皇后瞧见了没有?可有处罚他们?”

    朱常洛摆摆手,“是孙儿自己夜里读书不慎吹了风,并不怪都人和母后。”

    李太后气得不行,“这还叫没被怠慢和冷落?他们都是死人不成?不知道给你加件衣裳?”她想了想,又叹道,“到底不是亲生的娘,哪里就能那么仔细呢。太子就是个叫人操心的命,皇后且忙他一个尚来不及。这样吧,我让人去从库里给你挑些料子,回头你带回去,让皇后给你做成衣袍。”

    朱常洛不疑有他,当下就谢了。

    王喜姐见皇长子抱着布料回来,还都是秋冬用的,当下就气得个倒仰。

    慈圣太后娘娘这不就是在当众打她的脸吗?!说她照看不好庶子,只顾念着太子。

    王喜姐几乎要哭出来,她抖着声音,让宫人们将料子抱去针线局给朱常洛制成新衣。望着下面站着还在不停吸鼻子的皇长子,她心里的一股子气没处发泄,偏又不能往孩子身上发作。

    她已经听说了,陛下不惜以夺取李太后尊号,也要让其余几个皇子出阁讲学,参与日讲经筵。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对皇太子的不满,意味着国本之争将会再次掀起风波,意味着……每一个皇子都有了参政的机会,这会对日后埋下多大的隐患。

    偏王喜姐还不能进言,不能上表。显得她为了愚钝的亲子太过偏心,不惜踩在其他皇子的身上给儿子铺路。

    王喜姐咽下心里的苦楚,强撑起笑脸来,对朱常洛道:“洛儿就先去屋子里好生休息吧,以后夜里再别看书看太晚了,伤身子的。”

    朱常洛笑着应了,背过身又丝帕擦了擦鼻涕,回屋去了。

    王喜姐等他的身影离开视线,就冷道:“去,把当日伺候大殿下的几个奴才找来,给本宫狠狠地打!”她凤眼一飞,“本宫倒要看看,日后还有谁能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服侍殿下不尽心的。”

    坤宁宫中,宫人们噤若寒蝉。

    朱轩媖轻轻走到母亲身边,手一下下地轻拍着背,替她顺着气,“母后,不值当生这么大的气。”

    女儿的温言安慰,令先前一直强撑着的王喜姐一下子哭了出来,“我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呀!你皇弟那个性子,怎么教都不开窍。现在你父皇又……我、我真是恨不得没生了他才好!白白多操了这么多心。”

    朱轩媖微微皱眉,旋即松开了眉头,“母后说的什么话,媖儿还记得,皇弟刚出生那会儿,母后多高兴呀。媖儿心里也替母后高兴,终于能挺直了腰板。父皇下了册封太子的旨意时,母后喜极而泣,还记得不记得?皇弟现在才几岁呀?还小着呢,咱们呐,且把目光放长远些,看着以后。”

    王喜姐擦着泪,“你也别哄我了,你看看他,自打开始跟着他父皇听日讲听经筵,日日跟着那么多的大儒学着,他成什么样了?有点长进没有?”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又崩了,“就是那么一丁点也好啊!我也能有个盼头。可你瞧瞧他,连‘何不食肉糜’这等话都能说出来,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王喜姐觉得自己要崩溃了,一想起当日慈庆宫的内监来回报,她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好似又回来了,“他还高兴,还得意,还觉得自己没错!真真是里子面子全给丢尽了!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大明朝未来的太子是个什么样儿的了。”

    朱轩媖死咬着唇,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当日这事儿一下子就传遍了,自己的外祖母永年伯夫人第二日就进宫抱着皇弟哭。皇太子册封典礼后,走路都带风的永年伯府,一下子就成了人人取笑的对象,恨不得足不出户。就是参加个宴席,也叫人奚落得只想找个洞钻进去。

    院中棍棒击打皮肉的声音响起,和着受刑内监的呜咽声。

    王喜姐听了犹不解气,“给本宫打!狠狠地打!打死算完!”

    棍棒打下去的速度快了起来,越来越重,越来越重。直到那几个内监被打得断了气,屁股开了花,还是没有停。

    朱轩媖不忍看院中的狼藉,扶着伤心不已的母亲回了内殿。

    皇后一离开,执刑的内监就停了下来。他们熟练地收拾着院中的尸体,差人去将送丧太监叫来,把人给领走。

    送丧太监过来,将尸体用草席包了,飞快地离开。路上,他们正好同前往翊坤宫送信的史宾遇着。

    史宾匆匆扫了眼,心里就有数,这是从坤宁宫出来的。

    随着皇太子出阁后,皇后的脾性越发大了起来。

    他低着头,拐了个弯,就见到不远处翊坤宫的宫墙。越靠近,他的步子就越慢,也越沉重。手里的那封信叫他死死念着,边上都皱了。

    如果可以的话,史宾希望这封信永远都不要送到郑梦境的手里。

    守门的小太监远远就瞧见史宾往这处来,他忙走进去,跟正殿门口立着的宫嫱说了一声,又赶紧回了宫门口。

    都人一见史宾进来,就朗声道:“乾清宫史公公来了。”

    郑梦境放下手里的书,“让他进来吧。”

    史宾走进来,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将手里的信高举过头。

    郑梦境奇怪地看着他,从刘带金的手里接过信。

    这是一封家书,比较稀罕的是,不是父亲郑承宪写给她的,而是兄长郑国泰的字迹。

    郑梦境掀了火印,将信打开。只看头一句,就差点从榻上跌下来。

    其实自己早该想到的这一天的,只是一直不愿去想。

    十四年的时候,父亲就逃了过去,可难道还能逃一辈子不成。

    郑梦境愣愣地捏着信,两行泪毫无所觉地落下,她甚至都没有发现自己身周的光线暗了下来。

    “是奴家不是,竟累老父客死异乡……”郑梦境捂着脸,整个人几近崩溃,“是奴家不孝。”

    朱翊钧原本不想来,所以才会让史宾来送信。但人走了,他却后悔了。

    想起这几年郑承宪父子为了皇商一职,在全国东奔西走为朱翊钧赚来许多银钱,的确也算是殚精竭虑。他低声对郑梦境含着歉意道:“小梦,朕……给不了郑公爵位。”

    依律,只有皇后和太后的娘家才能封伯。郑梦境是皇贵妃,而郑承宪的功劳也不足以封伯,哪怕是个虚衔。朱翊钧不想拿这点小事再去和朝臣们争吵。

    郑梦境从双膝抬起头,整张脸都哭得红彤彤的,妆花得一塌糊涂。她竭斯底里地喊道:“奴家不稀罕!郑家也不稀罕!”

    爵位有什么用?冷冰冰的一封旨意,根本换不来她父亲那条活生生的命!

    朱翊钧知道她现在难过,也不同她计较这些不敬之言。“你兄长已经扶棺北上,再过几月大概就到大兴了。朕已下诏,允他暂且卸了皇商的职,安心守孝。”

    几个孩子被郑梦境方才的喊声给吸引了过来。不过他们都站在门口,并不敢进来,里面的情形有些吓人。他们从未见过母妃这般失态过。

    朱常治已经稍微会跑几步了,他是到的最晚的。他仰头望着几个兄姐,“母妃这是怎么了?”

    朱轩姝摸摸他,“我们大兴的那位外祖父……没了。母妃正伤心呢,乖,莫要吵。”

    朱常治还懵懂地不知道什么叫“没了”,但叫他乖,别吵闹,却是懂的。他把两只手都捂在嘴上,眼睛瞪得大大的往里看。

    朱轩姝这个时候没心思去调侃弟弟,她是与郑梦境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孩子,又是女孩子,比起两个弟弟而言,感情自然不一般。她虽然不能体会母亲的丧父之痛,却知道现在对于母亲而言,是最难捱的时候。

    郑梦境两只手背一起抹着泪,哭得就像个小孩子,“先父过世,奴家为人女,连守孝都不行,看最后一眼都做不到。奴家愧对先父多年养育之恩。”她一口气上不来,差点厥过去,幸好身后就是几个厚厚的隐囊垫着,没碰到磕到。

    “打十七岁入宫,就连多见几面都做不到,成日就只能在宫里盼着,念着,等着家书送进宫来。做人子女不能膝下尽孝,有女如此,尚不如当时就莫生了我!”

    刘带金眼见着郑梦境的情绪好像逐渐开始失控,赶忙领着殿里的宫人们都出来,并将门给关上。她微微蹙眉,对站在殿外的四位殿下说道:“娘娘今儿……”

    朱轩姝牵着朱常治的手,打断了她的话,“刘都人不必多言,我们心里明白的。”她低下头,温言道,“治儿,同皇姐一道回屋子好不好?皇姐给你讲话本子听。”

    朱常治兴奋地点点头。

    朱常溆和朱常洵还有功课没做,他们现在不比结束蒙学之后的那段日子清闲,虽然不参与政务,但先生们所布置的功课与皇太子一般无二,都是要做的。兄弟俩对视一眼,也纷纷回了屋子。

    空寂的殿内,郑梦境蜷缩在角落里抽噎着。朱翊钧身上明黄色的衣袍刺痛了她的眼睛,她抓过一个隐囊就往朱翊钧身上砸过去,迁怒道:“为什么要选九嫔?!为什么要将我留宫!为什么要封嫔!”

    隐囊里头塞满了棉絮,软软的砸在身上并不疼。朱翊钧走过去,在榻边坐下,把人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拍着,“是,是朕不对。”郑梦境将头埋在他的胸口,两只手握成拳,一下下地打在他的胸口、背上,“为什么!都是你不好!都是你不好!”

    朱翊钧把她抱得更紧,“嗯,都是我不好。”

    郑梦境伏在他的怀里大声嚎啕,在生母过世之后,她就再不曾这般哭过了。

    等她稍微平静后,朱翊钧轻声道:“朕许你在翊坤宫守孝,好不好?人前不行,人后,在翊坤宫,关上门来,都可以。不过只能一月,再不能多了。”

    郑梦境抹着泪,声音哭得哑哑的,“谢陛下。”

    不过最后,郑梦境还是没这么做。就好像朱翊钧必须做出妥协一样,她也是。身在局中,站于最高处,他们谁都身不由己。

    在翊坤宫等待的日子,便是一刻都好似过了一年那么久。郑梦境终于把兄长给等来了。

    郑国泰是一个人来的,并没带自己的妻子。郑承宪已经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但家里还有些事需要处理。郑国泰不想面对,将所有的琐事都一股脑儿地抛给了宋氏。

    郑梦境很想令人把屏风撤了,好好看看近十年未曾蒙面的兄长。她动了动嘴唇,还是没开口。

    刘带金站得远一些,能从屏风边上看清郑国泰的模样。这个男人比几年前入宫的时候,要老了许多,鬓边甚至都开始有了白发。她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放在郑梦境的脸上。虽然皇贵妃的两鬓已经染了色,但假的到底是假的。

    这两兄妹,倒都是操心的命。

    郑国泰缓缓跪下,额头触地,“娘娘。”

    郑梦境张嘴想说“起来”,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哑的根本就没法儿出声。刘带金赶紧取了一粒丸药放在她的手心,清凉的药丸入口即化,她的喉咙舒服了许多。

    “起来吧。”

    郑国泰听出妹妹的声音与记忆中的很是不一样,鼻子有些发酸。这几年,不独他们父子在外奔波辛苦,想来妹妹在宫里也不是过得很舒坦。他回京后,宋氏将一些与郑梦境有关的事都与他说了。郑国泰纵气,也无奈——他有什么能和那些官僚们争的呢。

    想当年离京时,他还心心念念地想着要封个伯,如今走南闯北见得多了,却是不再想起了。

    郑梦境见兄长在绣墩上坐下,清了清干痒的嗓子,“如今家里,只剩下我们兄妹俩了。”

    郑国泰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多年不见,兄妹俩竟一时都无话。明明心里不知有多少事儿想和对方说的。

    郑梦境在屏风这头低着头,拧着手指,红着眼圈,想和兄长道声歉。父亲死在外边儿,有一半儿的原因是在于她,可自己却不能为他们带去一星半点的好处。

    不过郑国泰显然比他的妹妹要耐不住性子。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娘娘,这是爹临终前让我亲自交给你的。他说不放心走驿站。原本要不是身子拖着,他早就想回京一趟了。”

    郑梦境擦了擦眼角的泪,从刘带金的手里把信接过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