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断摇摇头。

    “所以啊,都是底下那起子搅事精搞出来的事。无凭无据的事儿,都没影儿。皇兄别往心里去。”朱常洵抬起脸,一派天真,“我同皇兄相处这么多年,并不觉得皇兄是奸恶之人。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观皇兄之行,便知王嫔是什么性子了。”

    朱常洛动容地感激道:“皇弟,你是头一个信我,和我母妃的。”他也看见了朱常溆的身影了,“我先走了。”

    朱常洛一拱手,“明日学上见。”

    朱常溆见二人分开后,脚步不着痕迹地渐渐加快。他与朱常洛擦肩而过时,停了下来,行礼道:“大皇兄。”朱常洛还礼,“二皇弟。”两人不再多言,各自分开。

    “回宫去吧。”朱常溆牵着朱常洵的手,“听说母妃召舅舅入宫了,不知所为何事。”

    “嗯。”两人走了一段路后,朱常洵没能耐住性子,“顺利吗?”

    朱常溆微微一笑,“父皇和母后似乎都在。”他反问,“你呢?”

    “来日方长。”

    二人走到翊坤宫前,一同跨过门槛。正欲入殿向郑梦境请安,就听见母亲急切地问着“沈惟敬找着了没有?”。

    朱常溆顿了顿脚步,让宫人进去禀报。片刻,就听郑梦境温言道:“溆儿、洵儿,进来吧。”

    兄弟俩入内请过安,又与郑国泰见了礼,各自落座。

    郑国泰和郑梦境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

    “娘娘,我已派了人去嘉兴找,京城里好像并无此人消息。”

    郑梦境不信,大明朝已出兵援助朝鲜,沈惟敬不可能在短短几月之间就获得石星的信任,并在之后的议和中对其委以重任。沈惟敬必在京城无误。可这人究竟去了何处呢?

    朱常溆心思一转,“母妃寻此人为何事?”

    郑梦境不愿对他说出真相,只道:“先前听史公公谈起宫外之事,说这人曾对我出言不逊,我心有恨意,要找来出气。”

    在座三人都不信,觉得只是托辞。可郑梦境不愿说实话,谁都不能逼她。

    “此人是与兵部尚书石星有干系吗?”朱常溆见郑梦境点头后,说道,“石星有妾何氏,娘家为商贾。舅舅要找人,不妨先从何家入手。沈惟敬……会不会懂倭语?”

    郑梦境从座上微微起身,“果真?”旋即她想到这的确是可能的。如果沈惟敬不懂倭语,又岂能在议和之时欺上瞒下。“这么说来,莫非何家与倭人通商?”她惊呼,“这可是大罪!石星知不知道这些?”

    郑国泰摇头,“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江浙一带确有不少人通倭语,当地乡绅需要这些人与倭人打交道,从而获取丰厚的海利。甚至有人会暗中去学,虽然与倭人经商风险极大,但能有一口饭吃也是好的。”

    “也就是说……朝中官员有不少人对这些是睁一眼闭一眼的?”郑梦境的脸色沉了下来。

    朱常溆劝道:“母妃,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找到人要紧。”他已经想到了为什么母亲执意要将沈惟敬找到了。“若是舅舅找到了人,先留下一条命来,别给弄死了。”他微微一笑,“日后有大用。”

    郑梦境并不很想弄死人,她只是希望可以没有了沈惟敬,朝鲜之役可以及早结束,减轻太仓库的压力。要知道,往后播州还会起乱。“就依溆儿所言。”但她还是怕孩子不知轻重,惹下祸来,“你要人母妃不拦你,可得知晓分寸,不可过火。”

    “母妃放心,孩儿自有分寸。”

    郑国泰有了方向,又见郑梦境心急,就赶着出宫去查查何家那头。

    郑梦境念着两个儿子刚从学里回来,上了一日的课必是疲累,就让他们先去休息。不想二人将宫人摒退,显是有话要对自己说。她好奇地望着两个儿子,“出什么事了?”

    朱常溆和朱常洵对视一眼,起身朝母亲拱手,“母妃当日好意,我们怕是得拒了。”

    郑梦境急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是为何?溆儿你不是一直想要自己做太子吗?母妃事事都替你安排妥当了,怎得又不要了?”她的目光转向朱常洵,“还是洵儿起了退意?”

    “不是的母妃。”朱常溆道,“我与洵儿不想起战事。”朱常洵点点头,不过并未说话。朱常溆接着道:“今日宁夏之乱,源头在鞑靼哱拜身上。他为异族,自有异心。大明朝幅员广阔,养着苍头军的异族人太多,难保他日不会因哱拜之事而起异心。若边疆战事一起,国库的钱就会如流水般地出去,到时候北夷犯境,何来的银钱人马抗敌。”

    这个郑梦境再相信不过了。所以朝臣们下了死力也要弹压住哱拜,不仅是为了宁夏这处险要之地,也是为了能让其他有此念头的人心生忌惮。

    “母妃,孩儿虽希望可以如愿以偿。但不愿因此割据祖宗打下的江山,更不愿将黎民苍生为了一己之私而通拉下水。若战事一起,焉能保证事态能顺利发展?当年成祖前后花了几年功夫?这些时日,足以养肥了北夷,让他们趁虚而入。”朱常溆正色道,“母妃为了我殚精竭虑,孩儿铭记于心。但此事,不可为。”

    郑梦境轻轻咬着唇,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很有道理。她轻声问:“那……你的意思是?”

    “宫里的事,就在宫里解决。”朱常溆与身旁的弟弟对视一眼,“这也是能将母妃与皇姐、治儿一同保下来最好的办法。母妃生我育我,恩德自不敢忘。皇姐同治儿与我一母同胞,若舍手足之情而就私利,想来母妃也不会觉得我会成为一个好太子。”

    朱常洵走到郑梦境的身边,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贴着,“其实早些年,我同皇兄就想着这事。只是母妃你一直不答应,所以做起来束手束脚的。我俩都不敢妄动,怕惹你不高兴。那日你终于松口,我同皇兄可高兴了。”

    郑梦境叹了一口气,“那……母妃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尽量让父皇拖延孩儿的就藩即可。”朱常溆笑道,“不过这事怕是母妃不必太过操心。没有弟弟都出去了的,哥哥却还留在宫里。只要慈圣皇祖母一日想扶着大皇兄,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朱常洵赖在郑梦境的怀里,“母妃什么都不用怕,孩儿已经长大了,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郑梦境却依然愁眉不展,“瞧你说的,好似夺嫡就像过家家一般简单似的。”她亲了亲朱常洵,“在母妃的眼里,你们永远都是小孩子,得母妃搀着你们往前走。”

    “难道不是吗?”朱常溆淡淡道,“太子那个性子,就是我不出手,有朝一日也会跌下来。”只是他需要一次扳倒两个人而已。

    “罢,随你们吧。”郑梦境摸了摸朱常洵,“别让你们父皇太难过。凡事都要谨慎、三思。”

    “孩儿明白。”

    郑梦境实在不放心,还是问:“你们打算如何做?”

    “已经在做了。”朱常洵不打算告诉母亲,“母亲只要在宫里好好儿地调养身子就好。皇姐比我们都年长,你还得为她操心找个好婆家呢。再有明岁治儿也要和咱们一道出阁了,这些事可不能叫治儿晓得。治儿只要安心做个闲王就好。我们当哥哥的,自当为他遮风挡雨便是。”

    “竟是连我都要瞒着。”郑梦境拿他们没法子,“我还是那句老话,万事不可过了头。总要留一线才好。”当年王淑蓉那样对自己,她都没下手往死里弄她,不仅是为了积福,也是觉得没必要。对她而言,最大的惩罚就是与自己唯一的指望分开。

    朱常溆上去把撒娇的弟弟拉下来,“李公当年说过,母妃那次病后就不可太过操心。往后这些事都不要管了。”

    郑梦境起身掸了掸身上的衣服,“哪里能不管呢。船厂的事儿还烦着呢。仗打个没完,谁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钱往那处去寻都想不好。我都不敢再拿这事儿往你们父皇那处去说。”

    “钱?我那皇叔潞王不是有钱得很吗?”朱常溆好似漫不经心的模样,“孩儿听说,当年潞王就藩,父皇还拨了四万顷良田给他呢。干嘛不同他要。”

    郑梦境没好气地戳他额头,“那可是你皇叔,你父皇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慈圣太后娘娘的心尖尖,怎么能把主意打到他身上呢?”就是朱翊钧的私帑再穷,也不能穷到他身上去。

    朱常溆满不在乎,“反正都是宗藩,朱家的人。从太|祖开国到现在,这么多年养着他们,也够吃喝了,家里堆着金山银山不拿出来做什么?横竖他们都不能经商做买卖,也不能拿这些钱招兵买马自立为王。还不如同他们伸手,拿来做正经事。”

    “去去去,自立为王这等话都亏你说的出口。这要是叫人听见了,可不得参你一本。”郑梦境虎着脸,“这等话,以后再不能说了啊。”

    “孩儿知道了。”朱常溆见好就收,不再这件事上继续纠缠。

    赶走两个儿子,郑梦境坐在桌前,一笔笔地算账。她不知道建造船厂要多少钱,且按十万两算。郑家大概能拿出个一万两吧,武清伯两万两银子应当是有的。如果船厂按在武清伯府的名下,李太后也会贴一笔体己银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有五千两。自己这里还能勉勉强强凑个万把两银子出来。

    郑梦境在纸上一笔笔地算着帐。东拼西凑地,最后还有五万两的差额。

    朱翊钧的私帑不能轻易动,私帑虽说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可同国库却是通的。若是国库拿不出钱来,还得私帑顶上。这次宁夏之乱,就是走的私帑。朝上虽然希望出兵援助的朝鲜可以解决粮草问题,但朝鲜现在已经失了全国八道,从哪里去调度粮草,最后还不是要私帑出。

    难道真的要对宗藩下手?可这是老祖宗定下规矩,亏待谁,也不能亏待朱家人。哪里能有理由下得去这个手呢。况且不少藩王是从太|祖开国就在的,一代代传下来,财力与势力不容小觑。说翻脸,分分钟就能拿出大笔银子来招兵买马,就同朱常溆所说的那样,在藩地自立为王。

    这会引起很大的朝堂动荡。到时候第一个提出来的人,就是整个大明朝的罪人。

    郑梦境另外拿过一张纸,偷偷地算起藩王的账来。她用的是楚王的例子,从第一任楚昭王朱桢开始算起,到现在已是传了九代,共两百二十二年。若按祖训算,一年,两年,三年……越往后算,郑梦境的冷汗就越多,手边算完的纸也越来越厚。

    等全部算完的之后,郑梦境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如果她算的没错,仅仅按该分拨给楚王一脉的岁禄,到了现在,就比朱翊钧的私帑还要多得多。

    这还不算旁的田庄出息,还有住宅和商铺的收入。再有各地的孝敬,等等等等。

    如果说江浙一带的乡绅借着各项优免,谋私利,是为国蠹。那这些每年每月每日都在吸大明朝血的宗藩,就是悬在朱翊钧头上的一把利剑。他们有钱,却不能为国之用,坐拥庞大的财产,可整个大明朝却为钱无时无刻不在疲于奔命。

    郑梦境望着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发了一会儿愣,然后就马上丢进了火盆,看着它们一张张地被烧毁。

    这些东西,绝不能让人瞧见。

    实在太危险了。

    郑梦境边烧,边喘着气,心跳地越来越快。

    刘带金走进来,奇怪地道:“怎么这么大的烟。”她打开窗子,往火盆看了一眼,“娘娘在烧什么呢?”

    郑梦境打了个冷战,“没,没在烧什么。”她把最后一叠纸紧紧攥在手里,不让刘带金瞧见,踢了踢脚边已经满了的火盆,“带金,拿出去倒了。”

    刘带金不疑有他,弯腰取了火盆拿出去,不多时又换了个新的来。

    郑梦境让她出去,将手里一把纸全部都丢进去。

    火一下子升得老高,甚至都烧着了郑梦境裙裾的一角。

    郑梦境拿东西拍了拍冒出火星的裙子,看着上面被烧出的那个洞,心有余悸。

    该怎么办,怎么办。她从不知道,原来宗藩竟有这么多的钱。

    而这些人,还不知足,还在不停地往自己的怀里搂钱。年年都上疏哭穷,要求朱翊钧下拨银两绢帛。

    宁夏在打仗,朝鲜也即将开战。随之而来的,还有播州杨氏之乱。

    郑梦境现在无比庆幸,自己的儿子比她想得更远。大明朝的确再经不起任何的战乱了。清君侧,不是那么好干的。成祖当年能事成,不仅仅是因为他打过仗,精通军事。还因为那时候的大明朝百废俱兴,已经开始欣欣向荣起来。

    而不是现在这样,什么都在往下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