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亲中的异人。不过朕倒是觉着,这异人异的好!莫要叫旁人都看轻了天家,以为个个都是好搜刮百姓脂膏的。”

    朱常溆在一旁默默听着,算计着自己所想的事情究竟能不能成功。

    “父皇,治儿听说皇叔父一直上疏要求让爵。可有此事?”见朱翊钧点头后,朱常治又问,“那皇叔父让爵后,便不会再有岁禄进账,他们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呀?”

    朱常治对朱载堉的想法感到非常不解,“难道皇叔父不知道一家子吃喝用度都是一笔不菲之数吗?没了岁禄,他要靠什么去养活家人?”

    “朕也不知道。”朱翊钧想了想,没能得出答案,“不过明日朕见过皇叔后,会让你们同他见见。治儿你若有惑,可私下寻了机会向皇叔讨教。不过朕得先同你约法三章,话说出口不能收,你向来不注重规矩,但在长辈跟前可不能如此。多想想,多斟酌,别叫皇叔以为你是没规矩的孩子。”

    朱常治瘪瘪嘴,一上一下地点着头。好端端的,又挨骂了。

    郑梦境领着都人进来,将都人托盘上的汤面放在桌上,摆好了碗筷。“奴家亲自做的,陛下尝尝?只许久不曾下厨了,只怕做的滋味不比膳房好。”

    热汤面扑鼻的香气在满屋四溢,勾地已经用过膳的几个孩子也咽口水。

    朱翊钧得意地扫了他们一圈,慢悠悠地走到桌边坐下,用筷子夹起一筷子面,吹了吹。

    香味更浓了。

    朱常治被父亲坏心眼的举动给气坏了,想端过边上的点心碟子捧着吃。刚伸手过去,却捞了个空。

    朱轩姝面不改色地将碟子交给吴赞女,让她收起来,一脸嫌弃地望着朱常治的小肚子。“也不瞧瞧自己那身子都成什么样了,这是要明日同皇叔父去比比谁更富态是不是?”

    “我我我,我还小呢!还没抽条!”朱常治眼疾手快地从经过身边的吴赞女手里抢了一块玫瑰糕塞进嘴里,得意地在位置上扭来扭去。“等抽条了就瘦了。”

    朱轩姝嗤笑,“你倒想得美。”朝刘带金道,“明日早膳给五殿下的粥少半碗。”说罢朝朱常治挑了挑眉毛。

    朱翊钧连菜带汤,吃了个碗底空。他抹了抹嘴,下意识地朝自己的肚子看了看,又朝朱常治比了比。“治儿别怕。父皇这是全熟的西瓜,你那还不过是半熟的西瓜,且不算胖的。”

    殿内宫人都崩不住地笑出了声。

    朱常治捂着脸,欲哭无泪地跑了出去。他今晚一定要把《三国演义》再给看一遍,边看边吃点心!

    哼!气死你们!

    笑闹够了,郑梦境就让都人将碗筷给收拾了,把几个孩子赶去睡觉,自己同朱翊钧牵着手在院子里遛弯消食。

    朱翊钧拿自己没想好的事儿问道:“小梦你觉着,朕明日是穿那件赭黄色衮服好,还是明黄色圆领袍子好?大红织金的那件直身似乎也不错。”

    郑梦境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噗嗤”一下笑出声。“陛下这样担忧,哪里像是要见皇叔,明明就是新郎官要见新娘,对着喜服挑花了眼。”

    朱翊钧面色有些红,幸而是夜里,没亮到看得见。他嘟囔着,“哪里有像小梦说的这般。朕不过是担心,会给皇叔留下坏印象——到底是长辈。”

    郑梦境假装拈了酸,斜睨着他,“也不见陛下对我这么上心的。”笑够了,她就给朱翊钧出主意,“要不就穿那件四团龙常服,蓝色云肩通袖的。奴家觉着吧,都是自家人,穿着太过正式,反倒让皇叔拘束了。”

    “对对,还是常服好,显得亲近。”朱翊钧当下就让陈矩趁着还没落锁回去准备。“到底是小梦有主意。”

    郑梦境笑眯眯地牵着他往回走,“哪里是奴家有主意,分明就是陛下做了局中人,瞧不见罢了。奴家呀,这是讨了个巧。”

    回到殿中后,两人各自洗漱,换了干净衣衫躺在床上。郑梦境还不想睡,翻个身,用手撑起脑袋,“陛下就不打算重新修缮了乾清宫同坤宁宫?老这么在启祥宫住着,也不是个法子啊。奴家见娘娘都搬去咸福宫了。”

    “哪里有钱。”朱翊钧叹道,将手枕在脑后,“播州最近一段时候不安稳,朕瞧着啊,迟早是要打的,也就这一两年的功夫。都是哱拜那贼子惹的祸,他一乱,旁的土吏也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郑梦境放下手,将头靠在朱翊钧的胸口,心跳声清晰无比,沉稳而有力。

    都人将帐子放下,在里殿留了一盏烛灯,退到里殿门口去。

    朱翊钧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沉重。“北境的女真人又起了新乱子。你还不知道,努|尔哈赤已经扫平了女真族,将其统一了。朕看他其心不小,日后恐还会与蒙古人联手。不过在那之前,他定会派人入京一趟,用纳贡来安大明朝的心。”

    郑梦境没说话,只觉得朱翊钧的心跳陡然加快。

    “其实不过是面上的安抚罢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可有什么法子呢,虽知其日后必会危及边境,大明朝也不能因这猜测而出战。只能等。”朱翊钧有些苦涩,“可这一等,就将先手给丢了。”

    大明朝乃□□上国,以仁孝治国,岂能轻易便动武。

    旋即他苦笑一声,“不过现在便是打,大明朝与女真鹿死谁手还说不好。满蒙从来彪悍,中原男子有所不及啊。偏能派上大用的火器不叫人看重。”

    “陛下,莫再想了。”郑梦境劝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兴许这事儿以后就会迎刃而解呢?”她想起自己的奇遇来,天马行空地道,“指不定努|尔哈赤突然暴毙呢?陛下也说了满蒙彪悍,他们兄弟间说不好就各怀心思,并不是一条心的。”

    早前需同心协力一起剑指外人,等平定了一切后,大家就会想着如何分权。

    朱翊钧揉了揉她的头发,“瞎想什么呢,睡吧。”他说着合上了眼,心里却给辽东李氏记了一笔。

    努|尔哈赤能一平女真,李成梁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朱翊钧已经不像当年那样青涩稚嫩,一味听取阁臣和舆论的意见。有了十几年的磨砺之后,他的眼界已然比过去开阔了许多。李成梁在朝中所依附的对象,不过是几个有交情的老阁臣,等申时行、王锡爵一退,当年杀良民冒功的事就被人给顶了出来。

    要不是朝中无良将,朱翊钧早就办了李家。可惜现在还不到时候,播州还没打,他还得将李家给稳住了。

    这时候朱翊钧有些意识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不过还好,靠着文忠公十年的辛劳,还是积了一点底子下来。

    但还不够,远远不够。

    改历不过是朱翊钧想走的第一步而已。有人支持自己,甚至连血亲都愿意伸出援手,这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了。

    前方的路没那么难走。朱翊钧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二日没有朝会,朱翊钧早早地就换好了衣裳回启祥宫等着了。众人不知道天子与郑藩世子关起门来说了些什么,只知道郑藩世子离开后,天子下了旨,让他襄助刑云路一同改历。

    王家屏看着由司礼监加了印后送来的奏疏,浅笑着摇摇头。异人,果真是个异人。票拟批红之后,内阁将这封奏疏通过了,让文吏们誊抄送报各处衙门。

    朱载堉倒不曾想过朱翊钧会让自己留在宫里住着,而且还就是天子所居的启祥宫。他将随身不多的行李收拾了一下,换了件衣裳上文渊阁去了。

    听说今日皇子们并未因自己的到来而免读,此刻都在文渊阁里听学。

    朱载堉悄没声地走进文渊阁中,朝侍奉的太监们竖起食指,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而后就在皇侄孙们的最后头背着手立着,猜着到底哪一个给自己写信的。

    今日授课的方翰林在朱载堉进来的时候眼皮子都没抬,天子在授课前就差了人过去同他说过郑藩世子可能会去听课。只要不打搅自己授学,方翰林对朱载堉在不在一点所谓也没有。

    反倒觉得很新奇。方翰林早就听说这位郑藩世子饱读诗书,只因进不得科考,所以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旁门左道之上,颇是闯出了些名声。方翰林自己也喜欢音律,还想着课后同这位郑藩世子探讨一番。

    朱载堉立在后头,饶有兴致地将皇子们一个个进行对比。偶尔同自己家中同龄的幼子相较,偶尔也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朱常汐穿着皇太子的常服,坐在正中间。他的服色是五个皇子之中最为显眼的,位置也最显眼,也是朱载堉第一个留心到的。但也不过片刻,他就对这位太子没了兴致。

    天子皇侄倒是有几分聪明劲,但这个太子却没挑好,或者说是中宫没给生好了。

    朱载堉觉得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勤勉。他只看朱常汐那虚胖的模样,就知道被人保护地太好,先生提问的时候也从不主动回答,可见于学问上并不用心。

    其余四个皇侄孙,两个小的倒是各有所长,朱载堉对朱常治最感兴趣,有心想问他愿不愿意同自己学学“旁门左道”的东西。不过今日他来,并不是为此,此事大可押后再论。

    剩下的两个皇子,因全是坐着,也看不出哪个是有腿疾的二皇子,勤勉的程度瞧着倒是一样,不过各自稍高些的那个有股子戾气,朱载堉并不喜欢,也不认为他会是提出让除籍皇亲参加科举的人。

    用了排除法后,朱载堉信心满满地认定了自己要找的人。

    的确是个聪慧之人,也够勤勉,看得出平日里在学问上下了很多苦功夫。方翰林是个好问偏门的人,若课前没有预习,怕是很难答得上来。而且还得将学问融会贯通了,这难度便大的很。

    朱载堉在心里将朱常溆与朱常汐比较了一番,摇摇头。

    可惜了,投错了娘胎,没能托生在中宫的肚子里。

    皇子们等方翰林讲够了宣布下课后,纷纷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已经离平时午膳的时间挺久了,今日方翰林讲的兴起,所以拖了很久的堂。

    朱常洵嚷嚷着让服侍自己的太监将午膳端来,余光却瞥见自己前头的兄长站了起来,向后行了一礼。他赶紧回头,见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年男子正立在最后,捋着胡须不断点头。

    朱常治凑过去,捅了捅他,悄声道:“这位该不会就是我们的皇叔父吧?”他不断拿眼睛往后头瞟,“瞧着一点都不想仁祖,哪里胖了?明明道骨仙风的要命,都快瘦成一把骨头了。”

    朱常溆行了礼后走过去,“溆儿见过皇叔父。”顿了顿,又道,“我行二。”指着走过来跟着要行礼的朱常洵和朱常治,“这两个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洵儿行四,治儿行五。”

    “见过皇叔父。”被朱常溆点名的两个弟弟齐齐见礼。

    朱载堉摸着灰白的胡子点头,“不错,知礼便是头一等的要事。你们兄弟素日里都做的不错。”

    虽然饿的头晕眼花,但还不忘在先生走的时候起身相送。

    “午后可还有课?”朱载堉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刚才已经注意到了朱常溆的腿脚有些不便,同自己的皇祖父是一样的。

    不知可是皇祖父托生到了这肉胎之中。朱载堉望着朱常溆的目光越发温和。

    朱常溆答道:“午后是武艺课,不过我是不上的。”他拍了拍自己残废的那条腿,“若是教的骑射,我倒能学上几分,可惜今日武学先生要授刀枪。”

    不卑不亢,不因己身残缺而怨天尤人。朱载堉对朱常溆越来越满意,迫不及待地想问问他关于皇亲科举的事。他相信自己终能说服了朱翊钧让爵,如此一来,他,及他的孩子,能不能进入科场就显得很重要了。

    寒窗苦读十年书,先前是因为皇亲之故,只能蒙尘。若是能有出息,谁不愿意试上一试。

    “既如此,侄孙不妨陪我一同饮几杯茶,对弈一局。”朱载堉微微眯着眼睛,“你父皇忙于政事,宫中人事多变,我已不认得多少人了,与己对弈到底失了几分兴趣。如何?”

    朱常溆赶忙行礼,“却之不恭。”又问,“不知皇叔父可曾用过午膳,要不要同我们一道用?”见朱载堉摇头,他便让内监再去取一副碗筷,并让膳房赶紧做几道菜送来。

    朱常洛一时没能认出朱载堉来,现在上去觉得难免有攀附之意,便收回了脚步。望着翊坤宫的三兄弟同朱载堉有说有笑地一同进膳,他在心中冷笑。长得好的到底占了便宜,就是个瘸子也不例外。

    朱常汐草草向朱载堉见了礼后就回位置自己吃饭,根本不想和这个皇叔父多说几句话。

    连爵位都不要的人,能有什么能耐,又能做多少事。这般眼界轻薄之人,不理也罢。

    他皱着眉头将一筷子青菜塞进嘴里,明知自己最不喜欢绿叶菜,竟还让做了。看来下回得让自己的内监去膳房盯着。又想起王喜姐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对西学上心,同徐光启缓和关系。眉头不由皱地越发紧了。

    朱常汐将筷子随意地扔在桌上,让内监来收拾。他扫了眼旁桌的朱载堉他们,不出声地冷笑。

    同糟老头子们交好能有什么用?他们可都是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人了。还不如费些心思同翰林的先生们打好关系,从来翰林出阁臣,这些人日后可都是内阁的大学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