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郑国泰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 叫来管家, “我们账上多余的钱还剩下多少?”

    管家告了声罪,回去账房将账册拿过来,沾着口水边翻边和郑国泰说:“江陵的地差不多都让咱们买或租来种桑了, 这一块儿的租赁钱就不少。”说罢, 顿了顿, “不过广元王名下还有一大块连着的良田, 原是辽王府的,让他……”

    “我知道, 这个不必说。”郑国泰举手示意管家接着往下说, “今年的租钱都给地主了吧?”

    管家点头,“给了。另有一笔大的, 便是工人的钱了。咱们织坊铺子里的伙计, 还有负责织布的工人,需得留下一笔钱来。”这里头还得包括了各种分红。

    “唔。”郑国泰点点头, “抛去所有的, 还有多少?”

    管家翻了翻账册的最后几页,略皱眉,很快松开,“还有两万一千二十三两银子,大头都是在钱庄里头存着,余的那些留在账房。”

    他不知道郑国泰问这些做什么,但出于这个东家人还是不错的份上,出声提醒道:“若是东家要用钱, 至多挪出一万两来,旁的最好还是别动。”开铺子,没有周转的银子可不行,这个数包含了所有的周转银子。

    郑国泰眯着眼,“你觉得……广元王手里的那块地,按寻常租赁银钱来算,会是多少?”

    管家心里掂量了一会儿,回道:“难说。那一块都是良田,得有好几十亩吧?东家要是全租下来,怕是一年钱得有这个数。”他举起手,比了个三,“没有三千两,广元王怕是不会点头。”

    “现在咱们的织坊和铺子,一年加起来能有多少进项?除了给地主的田地钱,还有伙计的钱。”郑国泰心里估量了个数,“两万两总归是有的吧?”

    管家点头,“能有这个数。不过近来江陵做织坊生意的多了,往后怕是不好赚钱。再者,东家先前不是想去武昌府开个新铺子?那也得有一笔钱。咱们前几年亏得有些多,两万两也不过是刚补了先前那些窟窿。”

    “我知道了。”郑国泰沉吟一番,“你上钱庄去一趟,取一万两出来。”他特地叮嘱,“要银票,不要现银。”

    管家有些疑惑,银票不如现银保值,一个不好,很容易贬值。为何东家会有这番嘱咐。不过该说的,自己都说了,东家应当自有主张,自己也不便多说什么。他拱了拱手,就下去办事了。

    钱庄离郑宅有些远,到了傍晚的时候,管家才将银票带回来给郑国泰。

    郑国泰接过银票,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头,又吩咐:“送个帖子去广元王府,就说我明日上门叨扰。”

    “哎。”管家应了一声。他差了人将帖子送去广元王府后,又令人备好轿子,预备着明日郑国泰出门。

    郑国泰将妾侍派来的丫鬟赶回去伺候,独自一个人用了晚膳。这个时候,他分外想念远在京师的宋氏,和自己的几个孩子。女儿虽然出嫁了,不过几个儿子还在家中闲着没做事。

    也不知宋氏对儿子们可有安排。若是没什么旁的,怕是自己得向妹子讨个面子,好让儿子们有个着落。

    商贾在大明朝到底放不上台面。郑国泰虽身负国戚之名,可至今在家中尚不敢穿绸缎。怕的就是被人见着了,告去官府。

    若是放在以前,郑国泰根本不会在意这些。自己的妹妹是当今皇后,满宫里就没有比她更受宠的女子了,外甥又是皇太子,还有什么可怕的。但现在见多了世面,便知道宫里的那些个贵人,都是不容易的。自己能有现在的家财,还都是靠着他们,自当谨小慎微,不给他们添乱子。

    看看文忠公一家子就知道了,不就是因为当年文忠公不注意私德,才招来大祸的吗?人的嘴巴,看着不过上下两个皮子,却比刀子还渗人。

    郑国泰不敢赌,甚至连妾侍撒娇想要穿丝戴金都给狠狠骂了一顿。幸而这妾侍还算是个机灵的,挨了训斥,就收敛了。不然郑国泰就得给人灌下堕胎药,赶出府去了。

    第二日一早,郑国泰起来先去看了一回昨夜没见自己而使性子的妾侍,用过早膳,又上铺子和织坊去看了一回,才施施然地回府坐上轿子,上广元王府去。

    广元王昨日接了帖子,就一直寻思着郑国泰的用意。这人虽然中宫的嫡亲兄弟,当今国本的舅舅,不过身上丝毫没有寻常国戚的跋扈。从来行事都是滴水不漏,自己好几次想要拉拢,却都被不冷不热的软钉子给挡了回来。

    这回主动上门,怕是有什么事有求于自己吧?

    广元王确信自己的猜测无错,便想开了去。江陵当地自文忠公后,再没有出过什么大官儿了。郑国泰于张家曾有恩,到了江陵后,一直与他们走动勤快,在当地遇着什么事,张家都能出面给解决了。

    张家虽然自清算后一蹶不振,但在江陵当地,那还是数得上的官宦人家。官府和旁的乡绅,还是愿意给他们几分薄面的。凡事留一线,日后有求于人的时候才好上门。

    广元王虽然是郡王身份,可在当地的话语权,怕还比不过张家。他有些想不通,究竟有什么事是连张家都搞不定,非得来求自己的。

    到了郑国泰上门,广元王暗暗打量着对方。郑国泰面上的表情滴水不漏,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他心里也就越发疑惑,甚至有几分沉不住气,想要主动开口询问。到底还是昨日广元王妃的那番话叫他给收敛住了心思。

    “王爷。”郑国泰笑吟吟地拱手,“今日上门,乃是想同王爷商量一件事。”

    广元王笑道:“郑公有何事?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必是有什么大事。”

    郑国泰将带来的那个盒子打开,推到广元王的面前,“我想租下王爷在江陵的那块地。”

    “哦?”广元王一听是这个事,有些兴致缺缺。这些事他一概都是不管的,王府自有管家、账房去做这些,所有的账目都由广元王妃过目。不过等看到盒中的银票后,他愣住了。

    郑国泰今日上门的目的,绝不是租地的事。

    广元王就是再不通庶务,也知道自己从辽王府昧下的那块地一年至多只能收五千两的田租。这还是不厚道的做法。

    一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

    郑国泰面露诚恳,“这几年江陵的布匹生意不好做,我想抢在旁人下手前,先行租下王爷的地。”

    有银子摆在自己面前,不收就是王八蛋。广元王自然不会和钱过不去,他欣然收下了银子,将木盒的盖子盖上,当即叫来管家,和郑国泰签下租赁契约。

    王府管家一边看着郑国泰丝毫不在意地签下名字,按下手印,一边不断偷偷瞟着自家王爷。看来王爷的敛财手段又高了不少啊,连郑公的银子都敢收。现在武昌府正闹着呢,就不怕引来京师的中宫和皇太子之怒吗?

    “好了。”郑国泰取过布巾,擦了擦沾上印泥的指头,“往后每年都按着这个数给田租。”

    管家暗中咋舌,这不就是给自家送钱吗?都说这郑国泰是江陵的财神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一万两在他眼里,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

    广元王收了钱,心情自然大好。他本就没什么事,自然将郑国泰留下一起用膳——还等着郑国泰说正事呢。说着是地租,其实不过是变相对自己行贿罢了。

    正事,还在后头呢。

    果然,郑国泰在花厅和广元王一起品茶赏花时,不经意地道:“近日宫中送了封信来。”

    广元王立刻耳朵竖得高高的,等着郑国泰后头的话。河南试行了宗亲除籍,湖广的武昌府又闹出楚王身世不明的案子,他一直提心吊胆着,不知天子是不是想要开始削藩。可惜他在京中没什么人脉,得不到消息,只能自己干着急。

    倒是这个郑国泰,给他这个渴睡之人递了个枕头来。

    “不知陛下同娘娘可是担心江陵也会有楚宗之事?本王同郑公能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没有。”话音刚落,广元王就想给自己一个耳光,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郑国泰摆摆手,“并非天子对王爷生疑。”他目光如水,“王爷大可放心,我先前去信时,就曾提过,王爷在江陵的人望那是一等一的好。辽府宗人,哪个不佩服?”

    “那是,本王向来亲厚同族,赏罚分明。”被人一捧,广元王立刻就飘飘然起来,得意地摸了摸两撇八字胡。

    郑国泰细观着他的神色,“陛下这几日一直担心武昌府的事。娘娘也怕误会了楚王,所以特地来了封私信,想问问我,究竟楚地有没有这等传言。王爷知道的,我不过是个无官无职的平头老百姓,哪里知道宗亲的事。所以今日特地上门,想问一问王爷,宗亲之中,可有这等传言。”

    广元王一愣,眼睛飞快地四处乱瞟着,就是不去看郑国泰,心里不断地揣测着对方话语中的意思。

    这是希望听到自己说有……还是没有?

    郑国泰见广元王的神色,就知道对方心中正在天人交战。他好整以暇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慢悠悠地道:“先前皇太子殿下来信曾提过,辽王府总是这般空着,也不是个事儿。”

    广元王的心中一滞,旋即飞快地跳动起来。他的喉头不断地上下滑动着,想要开口向郑国泰确认,是不是天子有意在辽府中提拔一位郡王为新任辽王。那个人选可会是自己?可张了口,又将嘴边的话给咽回去了。

    他总算明白过来郑国泰今日这种种举动,全都是在给自己下套。

    若是此时自己不表明态度,不选择向着天家,怕是转头那份田租契约就会被连夜送往京城去。以当今天子对中宫的宠爱,必会过问此事。有那份契约在手,谁还不信自己敛财敛到了郑家头上去?听说郑国泰的织坊中,可还有五皇子的银钱。

    到时候别说被提为亲王,就连现在的郡王都保不住。

    被算计了!

    广元王放在桌上的手紧紧握成拳头,想要重重锤在桌上,却看见郑国泰似笑非笑地捻须看着自己。他慌忙地将手收回袖中,转过身子,神色不定地犹疑着。

    江陵……却是有听说过关于武昌府那位楚王身世的传言。但广元王先前并不放在心上,只当作是楚府宗人对那位心怀不满放出来的。何况两地相距并不近,楚王出了事,对自己并没有任何损害。

    广元王心绪纷乱到了极点,索性一口应了。“是,本王确是听说楚王乃楚恭王妃自娘家抱来的。”

    将话说出口,心头的烦乱就消散了。便是谎话又如何,自己选了天子,又能得银钱,又能提为亲王,没什么不好的。

    “既如此,那还有劳王爷将此事上报天子。”郑国泰拱手,“混淆天家血脉,可不是小事。辽府宗人也应该人人知晓才是,以儆效尤。不过王爷一定会将此事办妥的,哪里还需要我这草民多说什么。”

    广元王面色微青,这是要在江陵制造舆论吗?他们……果真要对楚藩下手?!

    “本王自会办妥。”广元王已经不想和郑国泰呆下去了,心里万分后悔方才竟将人留下来用膳。

    郑国泰见好就收,“铺子里还有事,今日就不多叨扰王爷了。”他起身告辞。

    广元王见他扬长而去的身影,气得牙痒痒,转回后院去找广元王妃拿个主意。

    广元王妃听了前因后果,皱眉道:“现在郑国泰手里有把柄在手,我们便是不点头,也得点头。”她心里和广元王想的一样,就怕楚藩不过是个借口,天子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削藩。

    不过她到底要比广元王镇定些,“藩王可没那么好动。”她眼珠子转了转,“大约是陛下听闻楚宗频传对楚王不利的传言,想要平息楚府宗人的怒意。辽府自王爷暂代后,可一直没出什么大岔子,应当不会惹祸上身。”

    想要削藩,首先也得有个由头。他们自身站得直,并不怕什么。

    “依奴家的浅薄之见,想来郑国泰意在武昌府。只是江陵乃是他熟悉的地方,手伸不了那么长。他真正想让王爷做的,并非是在辽宗宣扬此事,更希望王爷可以让人在武昌府掀起波澜来。”

    楚辽两地都是在湖广行省地界,两宗交往也算多。广元王自己就和武昌府的不少楚宗宗亲有私下往来。

    广元王妃眼睛里透着精光,妙目一转,“若是再往前一步,便是在整个湖广都传言楚王的身世不明,好让天子有由头能顺理成章地扳倒楚王。”她见广元王面露担忧,不仅安抚道,“王爷不必慌,天子未必就会对我们赶尽杀绝。到底都是朱家人,没有这样的道理。”

    广元王长长一叹,“兔死狐悲啊。”他有些惆怅,“而今的天子倒是颇有几分嘉靖皇帝的手段了。”尽其所能地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对象,只要能达成目的,丝毫不考虑手段下不下作。

    “受制于人,能有什么法子。”广元王妃心里也不舒坦。任谁被利用了心里都不会太舒服,偏还不得不去做。宗亲看着高人一等,其实生杀大权悉数全在天子手中握着。

    自成祖登基后,宗亲全都没了屯兵的权利。想要起兵反抗,可比当年难多了。就是有钱能买通当地的卫所,可独一家也难以成事。现在的藩王,早已不是当年的藩王了。多年荣养下来,半分杀伐气都没了。卫所便是一时看在银钱的份上,愿意被驱使,可时间久了呢?

    谁会乐意被个草包指挥。

    何况天家做事并不绝,就拿先前于河南试行的除籍来说,也不过是给低阶的宗亲一条活路,丝毫没有干涉到上层宗亲。就是要反,都名不正言不顺。

    广元王妃越想气越不顺,“就这样吧。王爷且按我说的去办。将这事能闹多大就闹多大。”反正他们自己看热闹便是了。

    广元王得了主意,搂过王妃狠狠亲了一口,“我要是没了你,可怎么过哟。”

    广元王妃斜了他一眼,“王爷少纳几个妾侍,我就心满意足了。”她不仅抱怨道,“后院的那几个,就是每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